開啟線上直播
訂閱更多信息
更多流量 更易傳播
產品詳情
新農村微動力污水處理設備主要采用?生物接觸氧化法?和?微動力技術?,結合模塊化設計和智能控制系統,實現高效、低能耗的污水凈化;設備采用標準化罐體結構,前端配備調節池、中段生物處理區、后端沉淀區,模塊可靈活組合以滿足不同處理規模需求。例如,20噸/日的處理系統可適配30多個村落,支持分階段擴建;
設備采用 PLC智能控制系統 ,實時監測 COD 、 氨氮 等指標,支持遠程報警與數據反饋,降低人工巡檢頻率。自動化模式僅需每周1次基礎維護,普通村民經培訓即可參與日常管理。 ?
新農村微動力污水處理設備的祛除率:
COD去除率
?生活污水?:處理后COD去除率通常在?75%-90%?之間,如浙江某山區案例中,設備實現日均10立方米處理量,COD去除率超80%。 ?
?含油廢水?:對化工廢水處理時,COD去除率可達?74%?;印染廢水處理中,COD去除率為?60%-70%?。 ?
懸浮物(SS)去除率
生活污水處理的懸浮物去除率普遍超過?50%?,部分案例顯示可達?>70%?。 ?
油類污染物去除率
對動植物油的去除率可達?90%?,如某農家樂聚集區實測數據顯示油類污染物去除率超過90%。 ?
該設備通過生物接觸氧化區、微孔曝氣系統等技術實現高效處理,適用于分散式農村污水處理場景,具有模塊化設計、低能耗(比傳統設備降低40%)和占地面積小等特點。 ?
新農村微動力污水處理裝置的結構組成:
預處理系統
通常包含格柵、沉砂池和調節池。格柵用于攔截污水中的大顆粒雜質(如纖維、渣物),沉砂池去除砂石,調節池則用于均衡水量和水質,避免后續處理系統負荷波動。 ?
主處理系統
主要包含微電解池、高級氧化池、接觸氧化池等模塊。微電解通過鐵碳微電池反應產生氧化劑分解有機物;高級氧化利用羥基自由基破壞難降解污染物;接觸氧化池則通過生物作用進一步凈化污水。 ?
后處理系統
包含消毒裝置、過濾器及污泥處理單元。消毒裝置殺滅殘留細菌,過濾器去除懸浮物,污泥池對剩余污泥進行消化處理,減少后續處理負擔。 ?
輔助系統
部分設備配備太陽能板或小型風機,利用可再生能源降低能耗。部分型號還集成智能控制系統,實現自動化運行管理。 ?
新農村微動力污水處理裝置的工作原理:
預處理階段
污水首先進入格柵,通過物理攔截去除大顆粒雜質(如紙張、塑料袋等),隨后進入調節池進行水質均衡。 ?
生物處理階段
核心工藝包括?水解酸化池?和?接觸氧化池?:
?水解酸化池?:通過厭氧發酵提升污水可生化性,為后續處理奠定基礎。 ?
?接觸氧化池?:采用活性污泥法或生物膜法,微生物分解污水中的有機物(如動植物油、懸浮物等),COD去除率可達80%以上。 ?
深度處理階段
?雜質沉淀池?:去除生物膜脫落物及殘留懸浮物,污泥量減少60%。 ?
?消毒處理?:通過紫外線或化學消毒方式殺滅細菌,確保出水達標。 ?
節能設計
采用太陽能與動力電源組合供電,間歇曝氣技術降低能耗(比傳統設備節能40%),適應偏遠地區離網運行需求。 ?
新農村微動力污水處理裝置優勢:
低能耗與運行成本
單臺設備功率通常≤5kW,噸水處理電耗僅0.1~0.3kW·h(傳統設備≥0.8kW·h),采用間歇曝氣技術(如曝氣2小時停1小時)進一步降低能耗。部分設備通過重力自流和太陽能供電系統實現離網運行,適配電網容量有限的區域。 ?
模塊化設計與空間利用
設備采用鋼結構或預制混凝土模塊化生產,現場拼裝周期僅1~2周,占地緊湊(處理規模100m?/d時占地約50㎡),可靈活布置于庭院、道路旁等狹小空間,尤其適合景區或老舊城區。 ?
水質處理效果
出水水質可達《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一級B標準(部分工藝可達一級A),采用A?/O、生物膜等工藝,對COD、氨氮去除率分別≥85%和70%,抗水質波動能力較強(±30%負荷變化仍穩定運行)。 ?
運維便利性
配備PLC控制系統,可根據水質參數自動調節曝氣時間和污泥回流比,日常維護僅需每周1~2次巡檢,無需專業團隊。設備運行噪音≤55dB,適合居民區、景區等對環境要求高的場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