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av久久激情亚洲电影,欧美日韩在线电影观看,国产精品资源,麻豆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您現在的位置:環保在線>水處理在線>資訊列表>“洋水務”撤退信號!最賺錢的時代結束了?

“洋水務”撤退信號!最賺錢的時代結束了?

2025年07月15日 09:25:31 人氣: 1407 來源: 環保圈 伏波望族
  1 蘇伊士出售在華水務資產,威立雅退出蘭州項目
 
  曾經叱咤風云的“洋水務”正在退出中國市政水務市場。
 
  今年4月,彭博新聞社曾經報道,蘇伊士正在評估退出其中國水務基礎設施的資產,匯豐控股有限公司作為其顧問已經開始尋找對這些資產感興趣的買家。6月23日,后續消息傳來,首創集團、中國建筑、廣東粵海控股集團有限公司3家公司已經參與了第二輪競標,未來可能還會有新的買家加入。
 
  據了解,蘇伊士對中國水務資產的估值可能超過20億美元。事實上,蘇伊士退出市政水務市場,之前已有信號。5月30日,蘇伊士集團旗下的中法水務投資(三亞)有限公司就將其所持有的三亞中法供水有限公司50%股權轉讓至三亞環農集團,由環農集團整合全市供水資源,統一管理運營。
 
  除了蘇伊士,中國市政水務市場的另一家外企巨頭——威立雅也有類似動作。2022年8月10日,蘭州城市供水(集團)有限公司投資人信息變更,由蘭州市城市發展投資有限公司、威立雅水務(黃河)投資有限公司變為蘭州市城市發展投資有限公司和蘭州水務建設管理有限公司。也就是說,蘭州水務建設管理有限公司已經接收了原屬于威立雅的全部股份,威立雅已經不再是蘭州城市供水集團的股東。
 
  眾所周知,蘭州項目曾經是威立雅進軍中國市政水務市場的一個標桿。2007年1月,威立雅以遠高于競爭對手6倍的投標價——17.1億元,中標了蘭州供水集團49%的股權,凈資產溢價達到280%,一舉震驚行業。
 
  誰知,攜手15年后,威立雅與蘭州供水最終還是分道揚鑣,原計劃的30年合作期成為一場幻夢。
 
  蘇伊士與威立雅的退出,一定程度上代表著“洋水務”在中國的現狀。中國水網的榜單顯示,2015年,雖然威立雅在規模上以1352萬噸/日的特許經營規模排行水務產業第六,但其新增規模僅1萬噸/日,增速排行跌落至29位。另外兩家外資水務公司,蘇伊士水務保持了一定增速,勝科水務也在持續滑落。
 
  不同的是,威立雅并未像蘇伊士那樣打包出售中國市政水務資產,其在上海、天津、昆明、常州、海口等地的供水項目目前還都還在合作期。
 
  2 曾經高溢價四處攻城略地,后期逐漸歸于沉寂
 
  回顧“洋水務”在中國的歷史,可謂一波三折。
 
  上世紀90年代以前,中國的自來水廠全部是國營企業,由政府集中統一管理。所帶來的問題是政府資金不足,無法滿足高速的城市化對于水資源的渴求。同時國營水廠效率低下,進一步加劇了這一矛盾。
 
  1986年,以日元貸款支持長春市中日友好水廠建設為標志,外資開始成為中國供水企業籌集資金的渠道之一。而1992年蘇伊士投資廣東中山市坦洲水廠,則開啟了外資直接投資建設并運營水廠的大門。進入新世紀,伴隨著中國公用事業改革大幕拉開,“洋水務”也迎來了他們在中國的黃金時代。2002年12月,建設部出臺《關于加快市政公用行業市場化進程的意見》,提出加快推進市政公用行業市場化進程,鼓勵社會資金、外國資本采取獨資、合資、合作等多種形式參與市政公用設施的建設。以此文件為標志,中國水務行業的市場化改革從此匯入“公用事業改革”的大潮之中。
 
  緊隨其后,2002年,威立雅以超過凈資產3倍的溢價收購了上海浦東自來水公司50%的股權。2003年,威立雅又聯手首創投資公司以4億美元收購深圳水務集團45%股份,完成了當時中國水務業最大的并購交易。
 
  其后5年,外資水務企業祭起高溢價的法寶,不斷地四處攻城略地,相繼在昆明、遵義、海口、渭南、呼和浩特、揚州、天津等地進行大規模收購行動。其最高峰則是2007年1月威立雅以17.1億元的投資承諾收購蘭州供水集團凈資產45%的股份,遠遠超出同時競標的中法水務4.5億元和首創股份2.8億元的報價,有人將其評價為“城市公用行業市場化改革中具有歷史意義的第一步”。
 
  根據清華大學環境學院環境產業研究中心調查,截至2008年底,威立雅水務、中法水務、中華煤氣、金州環境、匯津水務和美國西部水務等6家最有影響力的外資水務公司已在中國獲得簽約供水項目50多個,供水總能力達到2000多萬立方米/日,相當于全國供水總能力的8%。
 
  不過,伴隨著“洋水務”的大肆擴張,質疑的聲音也開始出現。國家安全是屢試不爽的殺手锏。有人質疑,城市自來水是比所有戰略產業都更加重要的生命產業,為什么在我國外匯嚴重過剩的情況下,還要為引進外資把事關人民用水安全的自來水公司賣給西方國家?
 
  水污染問題也是理由之一。今年4月,蘭州自來水苯超標事件爆發,雖然起因是中石油蘭州石化分公司原油泄漏,但蘭州威立雅自然也難辭其咎。
 
  當然,爭議的焦點還是高溢價。外資水務企業投入如此高的成本拿項目,使得公眾擔心企業會通過提高水價的方式來盈利,最終還是由老百姓來買單。
 
  重重因素聚集起來 ,使得外資水務企業面臨著不小的壓力,由此也低調了許多。2010年后,威立雅、蘇伊士逐步減少了市政水務項目的競標,德國柏林水務每年所做的項目也非常有限。以前,一有項目信息發布,外資水務公司就趨之若鶩。但現在,已經很少能見到外資企業的身影了。
 
  總體來看,“洋水務”在中國曾經經歷過發展高潮,使得一批率先吃螃蟹的企業賺得盆滿缽滿。但伴隨著輿論對其高溢價手段的質疑,外資水務企業再度歸于沉寂。
 
  3 預期的收益回報不匹配,最賺錢的時代結束了?
 
  如今,蘇伊士出售在華水務資產,又釋放出什么信號?直接的原因,是新的大股東BlackRock(貝萊德)進來,重新評估在華業務。
 
  但其大背景是,近期其他大型法國公司也在紛紛撤出中國市場。2019年,家樂福于以約7億美元的價格出售了其在華業務80%的股份。此外,迪卡儂也在探索出售其部分在華業務。在全球商業格局不斷演變的背景下,歐洲企業正在重新評估其在中國市場的布局。
 
  值得品味的是,此前,蘇伊士一直在公開場合“力挺”中國市場。早在2021(第十九四屆)水業戰略論壇上,蘇伊士亞洲地區高級副總裁、水務運營總裁范曉軍就表示,“未來蘇伊士將以中國為基礎,打造法國以外的第二個中心,這是我們的一個業務方向。”
 
  2023年,蘇伊士集團董事長蘇冰嵐在跟隨馬克龍商務代表團訪華時又說,蘇伊士的目標不是成為中國最大的環境服務提供者,而是成為中國最好的環保公司。在2024年舉行的第25屆中國環博會上,蘇伊士中國環境科技總裁張軍還表示,“到2027年,蘇伊士希望把國際板塊做到40%,而國際板塊里最大的市場就是在中國。”
 
  這一次,蘇伊士的態度為什么發生180度的大轉彎?有讀者認為,核心還是這個領域不賺錢,全球化布局的公司對此最敏銳,所以已經轉向了下一個新興地區。
 
  也有讀者表示,水處理行業屬于民生行業,價格受到政府監管。再加上近幾年房地產行業不景氣,供水工程大受影響,供水量增加緩慢,屬于抵投資回報,這可能是導致外企退出中國市場的原因之一。
 
  此前,有業內人士在評論威立雅退出蘭州項目時就表示:“2014年蘭州水污染事件的根本在于發改委的指導文件價格和外企公司自有資金的時間成本并不匹配導致企業和政府之間經濟利益沖突。不僅僅是蘭州,實際上威立雅中標的多個市政項目都有這方面原因——價格和之前有出入,預期的收益回報不匹配,只好將其出售。”
 
  或許,這也是蘇伊士出售在華水務資產的原因——預期的收益回報不匹配,最終只好將其出售。
 
  當然,這筆交易目前還存在極大的不確定性,蘇伊士可能決定保留這些資產,或者尋求其他整合中國業務的方式。如果繼續競標,未來也可能會有新的買家加入。
 
  此外,出售水務資產,也不代表著蘇伊士已經完全退出中國市場。除了市政水務領域,蘇伊士在中國還有很多的固廢和危廢業務,依然保持著較好的增長。
 
  原標題:“洋水務”撤退信號!最賺錢的時代結束了?
關鍵詞: 水務,污水處理
全年征稿/資訊合作 聯系郵箱:hbzhan@vip.qq.com
版權與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環保在線"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環保在線,轉載請必須注明環保在線,https://www.hbzhan.com。違反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2、企業發布的公司新聞、技術文章、資料下載等內容,如涉及侵權、違規遭投訴的,一律由發布企業自行承擔責任,本網有權刪除內容并追溯責任。
3、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4、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企業推薦

更多